一、竞赛主题:在地生长的积极场所
AI 时代的建筑设计,一个关键词可能是“生成”,它让空间 生产变得高效、精准,但也容易获得通用型的“正确”空间。与此同时,基于在地属性生长出来的建筑或许变得更加可贵,这种生长的空间同时应具有针对特定人群的积极的场所属性,这应是设计更为持久的底层逻辑。本次竞赛以“在地生长的积极场所” 为题,以生长对生成,旨在强调建筑与土地、与土地上人的紧密关系。
二、设计题目
近年来,随着AI技术的发展,生成式设计(Generative Design) 已在建筑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在它的帮助下,建筑师探索复杂的形态和结构方面的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。令人担忧的是,这一设计发展倾向容易削弱建筑的在地属性,鲜活的场所容易在生成过程中被忽视。
当下不同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对建筑的在地性需求各不相同。人们一方面更注重文化方面的认同,另一方面在绿色建筑和社区共享空间方面也提出了更多要求。设计中的在地性通过结合当地自然环境、文化传统和社会需求,强调建筑形态空间生长在鲜活的地域。
本设计竞赛重点是建筑设计中建筑的在地性表达,分析阐述与设计并重。参赛者自行选择一块当地现存的真实基地,大小尺度不限,要求场地有多维度的背景条件,并描述气候、经济条件,同时,功能和规模不限。
三、设计要求
1.所有方案应采用实际地形,范围不限,立足于调查研究,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设计,体现出研究型设计的特点。
2.提交方案包含但不限于建筑空间、景观空间、城市空间等,我们鼓励跨学科、跨专业的设计合作,以期能够促成不同领域的深度合作。
四、图纸要求
1.提交成果为2张JPG格式的A1图纸(841mmx 594mm),每张图纸像素分辨率为300dpi。图纸版面均为竖向排版。
2.建筑设计图应具有方案深度,包括平立剖面图,效果图或模型照片,以及能充分表达设计概念的意向图和分析图,现场调研与分析图、效果图或模型照片若干。总平面比例及主要平、立、剖面比例根据设计深度自定,并形成电子文件。
五、报名要求
1.填写《2025年第五届湖南省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报名表》(见附件),每件参赛作品的指导教师限2人(排序由学校确定)。
2.提交作品:文件夹命名为“必威西汉姆官网-2024建筑设计竞赛”;包含以“作品名称”命名的文件夹,内含A1图纸JPG文件和参赛作品报名表。
3.作品(含电子图纸)内不能出现参赛选手姓名、参赛院校、设计构思等相关信息,否则视为无效作品。
4.作品提交至建筑学专业曹老师,联系方式:13341326000;邮箱:813239982@qq.com
5.参赛获奖作品版权归大赛组委会。
六、参赛对象及要求
本校内建筑学、环境设计、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。可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赛,每组成员不超过 4人,且指定 1名学生为组长,负责本小组的报名工作及后期的作品提交。往届比赛获得一等奖的第一获奖者不得担任组长参赛。
七、参赛方式
本次竞赛分高年级组和低年级组赛道,低年级组为一、二年级学生,高年级组为三年级及以上学生。校级初赛由各高校组织,初赛入围作品才有资格被选送参与全省复赛。参加省级比赛的学生须以所在高校为单位集体报名参赛,不接受个人报名。自大赛正式启动之日起,即可根据大赛参赛作品的要求,选择相应的设计内容进行作品准备,按照大赛日程安排提交参赛资料。
八、校级初赛
截至日期2025年9月21日
九、联系方式
提交地址: 新建工楼215建筑学专业办公室
提交邮箱:813239982@qq.com
联系人:曹伟平(13341326000)